有个著名的小段子…


有个著名的小段子,说是有一个领导和秘书上电梯,领导放了个屁,眼看秘书,秘书马上辨白:不是我不是我,我没有我没有。很快秘书即被免职。领导说:屁大的事都不能承担,要你何用?

这个小段子,言鄙意高,值得有志之士特别是大文化人深长思。它说明,经不起一点误会的人是没有力量也没有出息的,人生在世,要能够承担、能够忍辱、能够忍受各种误会嘲笑和攻击,这需要一定的内在力量。

—-当然啦,大文化人及有志之士忍辱和“承担”,不是为了某个“领导”,而是为民为囯为真理、为了借以成德成圣成就自己。

忍辱,是一种雅量高致大家风范,一种文化修养和内在功夫,为儒佛两家所重。佛教中忍辱故事特别多,最典型的是忍辱仙人的故事(注一);儒家忍辱故事、雅量故事也不少,如“钱徽受诬不辨”就是(注二)。


儒佛两家都讲忍辱,但“程度”不同。佛教是特别强调,不问青红皀白一味讲忍,那怕刀架在脖子上还是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怒起嗔;儒家能忍则忍,但不一味不近人情地“乱”忍,对于大辱大仇,强调以直报怨。

直不疑受诬不辨、买金偿亡的故事,是著名的忍辱典范,自古以来儒佛两家无不赞美有加,唯苏轼就有些不以为然。

直不疑,南阳人,在汉文帝时担任郎官。一次他的同房郎官中有人请假回家,错拿了另外一个郎官的黄金。不久黄金的主人发现了,便猜疑是直不疑干的。直不疑不仅不予置辩,还一口承认,买来了同等的黄金交给失主。请假回家的郎官返回,把错拿的黄金交还失主。这个丢失黄金的郎官十分惭愧。因此远近的人都称赞直不疑是位忠厚长者。

苏轼认为,“以德报怨,行之美者也。然孔子不取者,以其不情也。”直不疑蒙垢不辨有些不近人情,“非不求名也,求名之至者也”,是“佞”(注三)。这里,苏轼的观点可以代表东海儒家的意见。不予置辩可以,一口承认就非所宜,“买来同等的黄金交给失主”更没必要。


东海素愿“以身任天下”,然总有许多文人“抗厉气”轻浮气在,乐于“方人”,
乐于嗔人,甚至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来斗去。随着觉悟的提高,回首往事,每感惭愧。故前不久特地声明:“对诬蔑辱骂谎谣毁谤东海个人的文字,一般不再予回应和理睬!”

有佛徒以为东海是“忍脱诗人服,笑披忍辱衣”、要修佛教忍辱功了,其实谈不上,东海的忍辱并非佛门功夫,或者说,所披忍辱衣家的型号是儒家自有的。东海作此决定,主要是不暇、不屑、不愿再自轻自贱耳。不暇,太忙,时间精力顾不过来,要弘儒弘道,要为中华文化辨、为孔孟之道辨,无暇自辨矣;不屑,因为绝大多数针对东海的文字太低劣下流,又无关乎儒家义理,不值得回应。

同时也是受了那个著名小段子的启发和教育:诗人文人小书生为了一点屁大的委曲不断辨白“不是我不是我、我没有我没有”,不高不雅却也不妨,大文化人这么做,纯属自渎自亵!

让儒家早日深入人心、让真理早日彰明天下,让中华全体同胞早日享有平等自由,乃是当代大政治家文化人的责任。为了不让儒家真理和广大人民受委屈,某些时候个人就不能不受点委屈。2009-8-30东海老人
儒家邮报东海专栏,欢迎下载
儒家邮报第104期
主 编:陈明;执行主编:任重
投稿订阅:[email protected]
在线阅读:http://www.vpapers.cn/rujia/104
全文下载网址:
儒家中国:http:// www.rujiacn.com
儒家邮报:http://groups.google.com/group/rjyb
儒学联合论坛学术厅http://www.yuandao.com/index.asp?board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