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风光

(一)古迹

敝人虽无胡适先生之“历史癖与考据癖”,对人文风景却略重于自然风景。上次因为美国没有古迹,我信口说了一声:“美国没有人文风景。”当即激起老哈极大的资产阶级义愤。这当然是偏激之论,倘没有古迹就没有人文风景,则台湾就更没有了,盖该岛毫无古迹可言。

这次观光的一个收获,是让我从我党的欺骗宣传中解脱出来,得知台湾自古以来并非中国领土,而是荷兰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并未“收复台湾”,而是从荷兰人手上抢来了福摩萨。

世人所谓“领土”,总是必须跟“政权”联系在一起。但连中文维基百科都说,郑氏政权乃是台湾岛上建立的第一个汉人政权,这涵义当然就是,此前它并不是中国的领土,而是荷兰人的领土。这个事实连明朝都承认。荷兰人原来经营的是澎湖,后来于1624年与明军签约,退出澎湖,转去经营台湾,行使条约赋予他们在该岛的永久性自由贸易权。因此,“自古以来”,福摩萨就是由国际条约规定了的荷兰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滥调抄自中宣部,特此声明,不敢剽窃)。

不仅如此,为了开发该岛,荷兰人还鼓励中国人向该岛大量移民,使得汉人移民数量剧增。在此之前,除了二三海盗外,台湾岛的居民是所谓“原住民”。据中文维基百科解释,“台灣原住民族在遺傳學和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於南岛民族和南島語系(Austronesian),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和大洋洲等的南島民族族群有密切關聯”。换言之,人家根本不是汉人。据我个人观察,原住民的面容确实与汉人不大一样,鼻子比较高,似乎更有点像白人。在荷兰人到达之前,原住民并未建立过什么超过原始部落酋长的政权。因此,荷兰人确实是该岛最初的统治者。中文维基百科坦率地承认了这一点:“荷蘭所侵佔建立的殖民王國,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的政權。”

荷兰人在台湾筑了两个城:热兰遮城(Fort Zeelandia)与普罗民遮城(Provintia)。前者是荷兰人首先建造的军事要塞,后者则是后建的省城。该两城乃是台湾最早的文明建筑,盖当时原住民还生活在史前时代(此处以有无文字历史作为有无文明的划分标准)。这两个城都位于今日之台南市。1661年4月,在大陆再也无法混下去的郑成功,效法“虬髯客”(参考文献:《唐宋传奇集•虬髯客传》),从厦门率水师出发,经澎湖进攻福摩萨,在内奸的指点下,经鹿耳门驶入如今已经化为桑田的“台江内海”,首先攻取了防御薄弱的普罗民遮,继而围攻热兰遮凡9月,迫使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长官揆一与郑议和,同意撤出福摩萨。

郑成功议和图(摄于赤嵌楼下[普罗民遮城旧址])

自此,荷兰的福摩萨变成了中国的台湾,算是历史上汉族(郑成功实际上是半个汉族半个日本人,延平郡王祠里的太妃庙供奉的乃是倭妇,不过他率领的是汉族军队)唯一一次在海外开疆拓土。而那个倒霉的揆一则受到荷兰人的军法审判,被判终身流放海外某岛,八年后始被赦归。

所以,台湾确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过那“古”乃是“1662年”。当然,比起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来,它确实是非常非常古老了。只是不知道 “自古以来” 既然如此重要,似乎完全成了主权声称的最主要的法理依据,那没有“自中古以来”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又该怎么办?完全没有“古”的以色列岂不更该自动解散?

这些简单的事实,我是从安平古堡的博物馆的介绍里看来的。而这就是最打动我的地方:同是中国人(或曾是中国人),至少在这一敏感史实上,两岸对历史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台湾人也照样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但我从未在纪念馆中见到“收复台湾”字样。人家可是实话实说,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就是什么,并未如大陆那些无耻宣传一般,把中国领有台湾的时代甚至推到秦朝去,更把荷兰人说成是强占中国领土的侵略者。荷兰人当然是侵略者,我无意为之辩护,但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人同样是侵略者。所谓“郑成功收复台湾”乃是“贼头上揭帽”,虽然有大功于本民族,但道义上无是非可言。

从那博物馆的介绍中,我还发现,郑氏政权实际上只以台南为基地,向南北作了点面积很小的线状(更准确地说是条状)占领,据中文维基百科介绍:“鄭成功實際的統治區域大約是從二林(今彰化縣二林鎮)到茄藤(今屏東縣佳冬鄉)的範圍之間。”这与我的“郑成功收复了全台湾”的旧有印象完全是两回事。该两地直线距离约100公里(准确数据待老稀提供)。不过这也毫不足奇。漫说郑成功只带了两万多人去,就算他带的人再多,也决计无法令全军翻越高入云天的中央山脉,扩散到全台去。更何况原住民(当时所谓“生番”)悍勇绝伦,不是外来殖民者敢于去轻易触犯的。

既然台湾的文字历史始于1624年,台湾最古的古迹也就是荷兰人筑的普罗民遮与热兰遮。郑氏“收复台湾”后,自家住在比较安全的要塞热兰遮内,将其改名为“安平镇”,把过去的省城普罗民遮改名为“东都明京”,设置“承天府衙门”,为郑氏政权的所在地,明宗室也被安置在那里。但这两个古城都早就倾颓殆尽了。如今留在原址上的只有后来的建筑。位于普罗民遮旧址的是清代建的赤嵌楼:

热兰遮要塞旧址则称为安平古堡:

看官万万不可以为上面那瞭望塔是原物,那其实是日本人建的,并非古迹。事实上,所谓安平古堡只剩下地里埋着的一点旧城墙,而那就是台湾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对象,说来真是可怜耶。饶是如此,据说就连发掘那城墙的企图,都因地下水或是其他什么不利的地质情况放弃了。

安平古堡那儿还陈列了几尊生锈的炮。本人并非专家,又没找到文字说明,甚至没有细看炮上有无铭文,无从断定它们的年代,想来绝无可能是郑成功用过的吧:

台南城里还有座延平郡王祠,那就更不是古迹了,其实是1963年或1964年改建的(中文维基百科说法两歧,看来台湾文人如马悲鸣说的那样,不会数数)。庙内金身略显摩登,没怎么显示中国庙宇中泥塑木雕的特有的呆板:

那楹联倒堪称“古物”(台湾标准),盖它是同光时代的巡台使者沈葆桢题写的。事实上,该祠堂就是沈葆桢向清廷提议建立起来的。只是那匾额是台南市长许添财书写的。不但把“郡王”误写成“王”,把郑成功提了一级,而且书写竟然是从左到右,落款却又在左面,且“台南市”三字从右到左,印章也盖在左边,于是那匾额读来便成了“王平延明”,充分彰显了该官员的没文化。

或许就是因为有沈葆桢(1820-1879)的遗墨,延平郡王祠才会被台南市指定为第九座历史建筑。这在毫无历史、毫无古迹的台湾,也算是无牛捉了马耕田,慰情聊胜无吧。

总而言之,台湾不是一个可以令人发怀古之幽思的地方。老芦无知,还真不知道当年被先总统蒋公如国宝一般抢救到台湾去的大学者们中是否有考古学家。若有,那该是他(们)一生最大的失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