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九十九集)

罗国正

(2012年11月)

1695、感觉是人类美学之父,食和色是人类美学之母,神话是人类美学的长子。

1696、历史美学,常常是以某个或某批英雄为中心所形成庞大的动态系统及所引发的系列现象,作为审美对象来进行研究的,从中梳理、抽象出相应的美学方法、概念、原理、规律等,并得出相应的审美结论。

1697、用手投票、用脚投票、用嘴投票、用屁股投票、用钱币投票、用物品投票、用上香来投票、用按钮投票、用“脑”来投票、……,你能对各种投票方式进行审美并讲解出其故事吗?其趣无穷啊!

1698、当你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又在古人的言论中找到共鸣时,解闷的好方法就是读书。

1699、美感和艺术常与幸福的生活相连的。没有美感和艺术的生活是悲惨、暗淡的。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是无法营造出幸福生活的。

1700、人们常在情感和原则之间处于两难的境地。其实,真正伟大的原则,从建立时起,是充满着对类的健康情感的,是大情大义的。人们只要有坚持伟大原则的情怀,才能去掉低级趣味,避免重大失误,遇事不怕难,逐步迈向真、善、美的境界。

1701、装着若无其事的错过,往往是真正痛心的错过。

1702、永远不能交接的线,是平衡线。感情运动的线路不是平衡线。

1703、在艺术创作中,对时间可以有以下的安排:时间的前进、时间的倒退、时间的转弯、时间的放大、时间的缩小、时间的跳跃、时间按顺序、时间不按顺序、时间错位穿插、时间的停顿、时间的凝固、……。

1704、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空间、正确的人、正确的方向、正确的事情、……,恰好全部正确集中在一起,肯定非常美好。

1705、很多人的爱情和婚姻,都是演绎“既神又不神”的故事,难以用一般的逻辑去解码其因果的奇妙。

1706、突然灵感来了,如果因此诞生奇迹,这常常是有准备的人捕捉到的,然后创造出具有美学境界的故事。

1707、生活,其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有机会得到体验,同时获得生命的感悟。

1708、你有空间感吗?你有对空间的定性能力吗?这方面的感觉、能力达到什么水平呢?能自知吗?这方面的感觉、能力对人有多重要呢?知道吗?空间愉快感、空间恐惧感、空间冷静感、空间浮躁感、空间窒息感、空间压迫感、……,空间实感、空间错觉、假性空间、幻想空间、精神空间、静态空间、动态空间、相对空间、自然空间、人为空间、……,你体验过多少?你思考过多少?你能快速分辨的有多少?这些都会影响行动的结果、生命的质量。

1709、没有激情、没有奇迹、没有动听故事的地方,很容易被人们遗忘,或从来没有引起人们注意过。这样的地方,往往是人们避祸之地,也可以是选择隐居之地,或老人静养、修心、延年之地。

1710、不少人提出具体的美学标准,只符合他们自己,不一定符合其他人。所以,随便照搬别人的标准,会很易犯错的。

1711、无限的宇宙,永远是人类探求的“既神又不神”的美学主题。

1712、从母胎内就有的感觉,到刚出生的感觉(第一眼看世界的瞬间等),来到人间的系列感觉,这些系列感觉的叠加,所形成的感觉链、感觉网、感觉层次,这个立体的动态的感觉链和网是一个生动、灵敏的感觉系统,都在影响着我们当前的每一个感觉。每一次的感觉都在整个生命感觉体系中有它的座标和阶段、层次、所属的部分、所起的作用等等,是量的微小积累,还是引发质的飞跃的关键,是渐渐减弱,还是属“蝴蝶效应”会产生感觉旋风、精神风暴,对这些能有美学层次的深思,可能是精神领袖们的一个基本功!将其进行美学的分析和归纳,将是一篇很好的大文章。

1713、了解各类生命族群,一代一代地前赴后继地长距离迁徒,给我强烈的“既神又不神”的多层次的美学感悟。

1714、谁不允许真实地记录民族的历史,谁就是历史的伪造者,谁就是历史的判徒、民族的罪人!

1715、如何非常清晰、合理地界定文人艺术和工匠艺术,并给这两大概念进行科学定义,对于很多文人、工匠、艺术家、或高级知识分子等来说,都感到是个大难题。不少书画家、朋友也非常认真地向我提出这类问题,在此,说一说我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⑴文人艺术是与工匠艺术相对应的概念。文人艺术是以受过系统的人文文化熏陶、教育、训练的文人为创作主体,创作出给人有明显文化教养感觉,符合上层知识分子审美标准,或有这类情趣、品味的艺术,其作品常不容易被普遍人直接可以充分地解读内涵而令人寻味,从总体上看,文人艺术有强烈追求自我人格的表达,同时散发出意韵美。

⑵工匠艺术是与文人艺术相对应的概念。工匠艺术是以有工艺专长的匠人作为创作主体,创作出来的作品,通常人们不是佩服他们的理念和内涵的深刻,而是赞叹他们的敬业精神和长期刻苦练就出来的非常专业的工艺水平。工匠艺术很多作品的内容是质感性较强,较易被人们直接解读。

⑶除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在一般状态中,文人艺术作品的生成,从创作理念开始,到完成理念的整个过程,到作品的彻底完成,常常是同一创作主体自己的事。而工匠艺术作品的产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既可以是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到作品生成是同一创作主体,又可以创作理念、实施理念的过程和作品生成是由不同的创作主体完成,也有作品完成的整个流程中,不断地变换创作主体,出现多个创作主体。

⑷文人艺术的作品很多是孤本,难以复制。工匠艺术的作品存在着很多可以基本可以复制的现象。

⑸文人艺术存在很多即兴、因一闪念灵光而导致创作主体人格密码留在作品上。工匠艺术很多是用工夫、工时、工艺来啄磨,用足心思将技艺落实到客体上——艺术成品。

⑹很多优秀的文人艺术,创作主体不是为了谋生而创作的;很多优秀的工匠艺术,创作主体是为了谋生而创作的。

⑺文人艺术更多是创作主体追求自我人格的完美而努力提高境界;工匠艺术更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来改善生活,去努力提高工艺水平,满足“客户”的需要。

⑻文人艺术强调人格的独立、创作的自由、创作的灵活性;工匠艺术强调对事前设定的作品目标和实施细项的严格完成。

⑼文人艺术多流行和活动于社会上层,工匠艺术多流行和活动于社会中下层。

⑽文人艺术的人才较难产生,工匠艺术的人才较易产生。

⑾从艺术发展的先后次序来看,先有工匠艺术的存在,后来才有文人艺术。自从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就有工匠艺术的存在。文人艺术则是在人类社会出现了休闲阶层的存在,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后才出现。有的学者认为,文人艺术发轫于宋成于元,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出现流变。我不赞成这样的观点。我认为,人们不应以“文人艺术”的概念的出现,或以书画艺术的形式出现作为确定文人艺术出现的标准,而是应该以社会是否存在受过系统人文文化熏陶、教育、训练的人,作为判断标准,因为这些人的作品,基本上属于文人艺术。如专职的巫师、祭师、礼师、诗人、哲学家、作家、评论家等的出现,他们所产生的艺术,基本符合“文人艺术”的定义。如果不这样界定,就难以评价中国的先秦艺术和古希腊的艺术。对中国宋朝之前的艺术就更难界定。例如:万里长城是工匠艺术,屈原的《离骚》,李白、杜甫的诗,是文人艺术。

⑿现实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理念是文人艺术、制作过程是工匠艺术,相反则是理念是工匠艺术,创作过程是运用文人艺术。例如:周朝的鼎文、秦皇兵马俑、很多木雕、竹雕、石雕等作品,都充分反映出文人艺术与工匠艺术的互渗和有机结合。这类艺术,我命名为:文匠艺术。

文人艺术和工匠艺术有互补性,两者到高层境界时,出现融为一体、殊途同归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交流后,文人艺术与工匠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又产生了系列的问题,艺术的灵魂将有新的呐喊!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出现,不影响艺术定性的判断。

(待续)

[原创]美学心得(第九十八集) 罗国正 - 东方龙快子 - 世界经理人网站http://blog.ceconlinebbs.com/BLOG_ARTICLE_195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