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事件彰显中国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Comments

毒奶风潮的到来,让很多国人伤心愤怒,三鹿的前董事长也被拘留。三鹿事件刚刚爆发时,我和几位朋友私下谈论此事,便认为“毒奶粉”事件,不会仅仅是三鹿一家的问题。两天后,果然 “毒奶粉”也出现在如蒙牛伊犁等品牌奶粉中,涉及面之广泛,几乎国内主要品牌都有份儿。

大家都说中国厂商质量管理能力太差,企业领导人贪污,奶贩子黑良心等等。三鹿开始也推托说这是牛奶供应商提供的毒奶,也有所谓三鹿员工爆料内部消息,说三聚氰胺不容易被检查出来等等,还有责怪政府监管机构没有做好监管工作。在这场风暴中,中央政府立刻宣布中国的食品公司,无论大小,一律被取消产品免检资格。应该说政府的这一个动作还是非常及时的。

可是我们也要看看,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行业范围内的毒奶粉?很多人都说那是企业管理中对质检控制不严格造成的。表面上这么说也解释得过去,然而从更深层次来看,“毒奶粉”现象不仅仅属于奶粉行业,类似的事情在其他行业一样出现,只是爆发的现象不同,对社会的影响群体不一。

[“毒奶现象”在其他行业早就有之]

一次我去广州做一个商业合作项目,对方是一位中国民营企业,当探讨自己和其他中国竞争对手时,这位董事长说,其实这种产品技术含量并非很高,中国早就能够生产。我们询问为何同样产品,中国生产的在国内外价格就很便宜,而且外观到质量和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既然我们掌握了所有设计、生产和加工技术,怎么还是会出现这种价格和质量差别。

这位老总笑了笑,中国的行业就是如此。很多传统工业和日用消费品,中国生产工艺等方方面面绝对不必国外差,问题在于行业竞争。日本行业内的竞争,极少见到同行之间的价格恶性竞争。在中国,如果你不降价,那么你就生存不了。以他们这类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等方面,他们几个国内公司都很强,但为了和其他几位同行竞争,那么他们必须在原料到员工成本都必须下降。特别是产品原料和元器件,这里价格差别就相当大。如果使用质量低的原材料和元器件,就算我们使用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那么无论我们怎么做,出来的产品已经不如欧美日本。为了迎接国内数百家行业的恶性竞争以及客户对价格攀比的极大压力,这位董事长就不得不压低原材料和元器件的供应价格。俗话说,便宜没好货,价格低廉的原材料,从一开始就影响了成品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降低价格,该公司也放弃使用任何自动化生产设备,改用流水线的人工制作。工作场所没有空调,厂房环境只能做到起码的干净,原料、半成品库存都是杂乱地堆放在流水线附近。为了防治质量问题,公司不得不再每一个主要生产环节采用人工质量检测,不敢使用仪表检测等方式,因为人工检测更加便宜。这么一来,虽然产品总体质量能满足国内和国外客户的需要,但是在价格上却一直受到极大的压力。最近工业原材料涨价之后,一些流水线工人人数也被减少了30%甚至50%。既然原料层面公司无法控制成本价格,只能借助其他手段内部自己消化,当然质量的下降也是必然的。

[短视行为、盲目竞争做垮行业]

向来在国内有种说法,什么东西挣钱,中国人就生产什么,看到某产品某行业好挣钱,于是从大城市到乡镇企业一哄而上,第一年大家挣钱,第二年大家降价,第三年全部恶性竞争,第四年行业基本垮台,资金立刻撤出搞点其他的东西。这个恶性循环在国内已经频频出现。

别的不说,过去从事制造业的上市公司,由于本行业的不景气,公司老总们不是自己想办法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而是把挣来的钱看投资到那个挣钱容易的行业中,过去四年来,最挣钱的莫过于股市和房产市场,因此出现了大量中国上市公司将自己积累的大量流动资金,不去提高自己的核心业务,而是转去投资股市和房地产。更有些上市公司干脆放弃本业,改组成为了地产开发公司,期望以自己上市公司的位置通过在融资,来去的巨额现金去开发房地产。投资股市的那些企业早就被海外股票分析曝光,据美国商业周刊披露,其实2007年,75%的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增加是来自股票投资,而上市公司自己的核心业务没有增加甚至减少。上市公司之间甚至交叉持股,互相抬高对方价格,已达到会计帐面上的盈利。

因此可见,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对于自己的行业根本没有一个很好的长期发展计划。我们企业的很多做法,都是看到那里有钱挣就干什么,看到近来的企业多了,就开始恶性竞争,直到该行业彻底做塌为止,然后再去看其他行业。这种极其短视的企业管理行为,注定了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多都是以短期挣钱为唯一目的,没有发展产业的眼光。一般国内假如某个行业如果能挣钱,从一开始火爆到倒塌,前后周期也就是三年到五年。

基于以上原因,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他们在某个行业一开始“火红期”,由于市场需求大,价格利润空间比较大,因此他们产品的质量都还有一定的保证。但是更多新企业恶性竞争的进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开始降价,到了后来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中外客户对价格越来越大的压力,导致了恶性竞争下供应市场的巨大混乱。盲目减少成本,导致了人工、原材料、售后服务质量的接连下降。恶性竞争下的恶性产品就如此产生。

[客户的价格敏感]

由于中国企业的产品打的都是“价廉物美”的市场区域,而这一个市场内的消费者,无论是中国客户还是外国客户,都是属于对“价格”极其敏感的,对于质量,
这些客户往往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中国企业总有种概念,搞低端的、成本竞争型的产品,中国有优势,因为劳力便宜。但是他们忘了,正因为如此,导致了中国企业的主流客户,都是这些“价格敏感”类的。

这些“价格敏感类”的客户的一大特点,那就是谁便宜我买谁的货。客户的这种对价格的高度敏感,给了中国企业巨大的压力。难道中国企业特别是在外国客户前,一直要如此低头哈腰地抬不起头吗?据我所知并非如此。因为目前全世界发达国家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很大,虽然这些欧美日发达国家很不放心自己的产业链对中国制造业的高度依赖,但是他们自己毫无办法,因为无论是东南亚、印度、俄罗斯、拉美、还是非洲,他们都没有形成像中国那样的广泛的基础工业产业链。虽然他们叫嚣要去其他地区发展生产基地,但最后发现,最有效、综合起来成本最低、生产效率最高的基础生产能力,还是中国最强。因此他们一直害怕中国企业会联手对欧美日进行价格连横。

令欧美日企业非常高兴的是,他们所担心的中国企业的价格连横一直没有出现。相反,中国企业之间为了能够抢到一个海外订单,不惜和国内竞争对手拼血本压价格。以至于一些欧美日大型企业,要给中国供应商提高价格,但是前提是必须保证各项质量指标。而即便是遇到这种欧美日的“大方”客户。中国公司还是惴惴不安,觉得还是价低些更好,更能稳住对方以后经常到我们这里来下定单。

[从“内外有别”到“内外一致”]

毒奶粉事件爆发后,香港对在香港出售的某国内品牌牛奶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在香港销售的牛奶没有一例有问题。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家著名奶制品公司的老总说什么内部管理不严等话,其实是谎言。为何在大陆销售的牛奶和奶粉出现“有毒”率超过了10%,而在香港销售的同一类产品,却一点“有毒”反应都没有?

其实这里最能反映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出口”和“内销”产品的不同。很多中国企业,对于出口的产品,从原料、生产、成品的质量控制非常严格。对于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所使用的原料和成品质量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中国企业一直以来的做法。

另外,如果该公司国内国外的成品的产品质量差不多的话,那么国内价格必然要比国外高,最好的例子就是联想的手提电脑价格,同一个品牌和配置,国内价格要远高于国外价格。

因此从以上两点来看,中国企业一直是有些“内外有别”。由此可见,那家品牌奶制品在香港销售的成品不出问题,也就可以理解。因为香港政府对食品监控相当严格而且客户对食品要求很高,因此不敢使用次品原料。对于国内市场,反正我要的是价格便宜,只要不出人命就可以。所以才有了铤而走险的那一幕,香港政府宣布在港销售的中国某品牌奶制品经过检验没有问题,与此同时,该品牌大陆的老总公开对大陆的消费者频频道歉。

但是我要问一问那位老总,难道真的是你们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吗?如果是管理疏忽造成毒牛奶,为何你的手下人,怎么就没有疏忽了香港等海外市场?

然而,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走过了“内外有别”了。如今劣质产品的现象,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大陆地区。最近在香港,也发现了一些国内奶制品出现了“毒素”,有婴儿也出现了结石。虽然数量极少,但可见“毒奶”已经开始流向国际市场。日本韩国都在召回中国奶制品原料生产的食品。如今在很多行业,产品的“内外有别”渐渐消失。中国企业如今“内外一致”地销售“次品”,对中国企业的信誉度将是极大的损害,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企业的这种“恶性压价”做法,不仅导致了中国销售的产品质量的严重问题,甚至一些销售海外的产品,也开始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如过去的有毒玩具事件,最近,中国制造的沙发又引起上千欧洲用户的皮疹等病理反应。过去几年来,我们一直抱怨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抓住不放”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可是如今看到国内这些事件的发生,如苏丹红、毒棉花等事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去抱怨发达国家对我们产品的歧视?

[改变中国企业管理概念]

如何改变中国企业低成本生产销售这个话题,已经谈了多年了。可是中国企业真正具有全球规模、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创新的企业寥寥无几。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降低,我们中国企业的成本竞争力已经越来越低。中国企业如果要保持长久的发展,必须要有更为长久的策略和投资。不能再搞一些短期炒作性的行业投资和管理。

过去的三年中,在和一些有眼光的中国企业家交流时,我发现,这样的中国企业家已经开始出现。他们的企业挣钱后,没有去拿大把现金去炒股票和房地产,而是在进行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品的研发、引进更大规模的资金、开始了对本行业的整合。他们眼光很独到,也非常低调。愿意接受新的公司管理、融资以及业务拓展的新理念。相信他们的企业,将能较好地度过未来两年中国经济的下滑期,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统领全球供应市场的中国企业。

希望这次毒奶事件,能让更多的中国企业清醒起来,及早退出那些“炒作”式、恶性竞争的短线管理模式,走入到一个更长远的、具有核心技术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发表回复

校验码:  


你可以 回复, 或者 trackback 到你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