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转帖]嫦娥绕月成功那一刻,老科学家们热泪盈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嫦娥绕月成功那一刻,老科学家们热泪盈眶!   
所跟贴 [转帖]嫦娥绕月成功那一刻,老科学家们热泪盈眶! -- 暗八仙 - (1141 Byte) 2007-11-07 周三, 11:41 (2266 reads)
木辛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元帅

头衔: 海归元帅
声望: 院士

加入时间: 2004/02/23
文章: 7094

海归分: 1808921





文章标题: 嫦娥一号完全中国制造(ZT) (312 reads)      时间: 2007-11-07 周三, 16:56   

作者:木辛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我一直怀疑,嫦娥是不是完全中国造的。下面的文章给了我回答。




  嫦娥一号完全中国制造 研制团队平均不到30岁

  中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 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条件完成的。“嫦娥一号”,完完全全的“MadeinChina”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于10月24日18时5分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

  至此,中国航天一座新的里程碑式重大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成功拉开序幕。

  从论证到立项

  2000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首次公布了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近期发展目标中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

2001年,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牵头,国防科工委组织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总装备部有关单位等,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的相关论证工作。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空间技术的主力军,率先展开月球探测卫星方案的论证工作。

  诞生了东方红一号、神舟系列飞船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充分利用我国应用卫星研制成功的经验和成果,最大限度地采用经过飞行试验检验的卫星平台及相关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通过两年多的艰苦会战,设计出结合了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与中国资源卫星特点,又具备多项新技术的“嫦娥一号”卫星方案,并顺利完成了奔月、探月的关键技术攻关。

  从1994年国家组织相关专家对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和论证,到2004年2月25日国防科工委正式宣布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实施,前后共有包括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专家在内的50多名院士、150多位专家参加了探月工程的论证和实施准备工作。这些前期大量的分析论证和方案设计工作,为日后三年内如期完成探月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1月23日,温家宝总理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作为“"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一期工程就是研制和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嫦娥工程”总体对“嫦娥一号”卫星提出的目标是:精确变轨、绕月飞行、有效探测、一年寿命。

  在研制中,为实现多次轨道机动和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卫星能够可靠运行,工程技术人员遵循和贯彻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原则,采用了大量的相关技术,极大地增强了卫星的可靠性。

  首先,尽可能地简化设计。本着简单实用可靠的原则,“嫦娥一号”卫星在初样设计中,尽量简化系统配置,减少硬件和软件的数量和规模。

  其次,坚持了技术的继承性和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的“三化”原则,最大限度地采用了“三化”产品或经过空间飞行考验的硬件、软件和成熟技术。部件的选择继承了许多卫星的成熟部件,并根据“嫦娥一号”卫星的特殊应用做了适应性修改和优化设计,实施了新技术必须经过验证的做法。

  第三,进行了冗余和容错设计。采取充分和合理的硬件和软件的冗余和容错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第四,进行了耐环境的设计等。

  实现多项技术跨越

  “嫦娥一号”卫星是绕月探测卫星工程五大系统的核心部分。在总设计师叶培建、副总设计师孙泽洲的带领下,“嫦娥”团队的攻关成果来之不易。

  国际上走在深空探测最前沿的国家,进行月球探测的第一步往往选择“撞”或者“掠”,就是利用撞向月球或者从月球身边掠过的时间,对月球进行基本的探测,在掌握了月球的一些基本数据后再进行绕月飞行。而“嫦娥一号”卫星起点选择“绕”!

  对一个距离地球38万多公里远的从未到过的天体,如何去?怎么去?要让“嫦娥”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顺利奔向月球,研制人员先后攻克了卫星轨道设计、大幅度提升远距离测控技术、如何克服月食影响等多项技术难关。

  怎样才能选择一条既精准又合适的地—月转移轨道,并在异常复杂的太空环境下调整、维持和优化轨道呢?按照设计方案,“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先在三个调相轨道运行几天,轨道周期分别是16、24和48小时,之后再奔月而去,并在抵达月球前“急刹车”,在绕月轨道上围绕月球极地轨道作三次轨道调整后进入预定工作轨道。整个飞行过程要经历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月球捕获轨道和环月工作轨道几个阶段。

  轨道设计方案诞生是艰苦而具有决定性的。月球探测器运动的全过程要涉及三体问题,即使是最简单的三体问题,历代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潜心研究至今也未找到工程上可用的分析解。有关专家找到了1960年代美国在着手“阿波罗”登月计划时,两位学者对地月转轨问题所作的一篇奠基性的论文,无奈论文只给出了结果但未给出算法方面的任何信息。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无数次的计算,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数值方法原则上可以达到任意精度的有效方法,可以复现美国学者所获得的结果。在此算法基础之上,他们利用简化的三体运动的模型对于地月转轨进行全局性的研究,其结果对于“嫦娥一号”卫星的轨道设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个需要攻关的轨道问题是关于调相轨道的设计。在把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时,国外常用的做法是由运载火箭直接来完成这个任务。考虑到担任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的实际情况,系统工程室采用了一种新的做法,火箭只把卫星送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或者更高的超同步轨道,之后卫星依靠自身的推进系统进一步加速达到月球附近。“嫦娥一号”卫星是世界上实践这种探月方式的第一颗卫星。

  从距地7万公里到地月38万公里的距离,卫星各类信号面临着严重衰减的问题。而现状是,我国测控站只能支持略大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高度,如何大幅度地提升远距离测控技术是要解决的另一关键。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方案确定过程非常艰苦,负责这一课题的人员日夜攻关,对方案一次又一次的论证、修改,最终的方案设计拥有不少独到之处,确保了“嫦娥一号”能够把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稳定可靠地传回地面。其中,大角度机械扫描定向天线是首次被采用。

  在各种方案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2005年上半年,我国气象部门预测到,“嫦娥一号”在一年的寿命期内不可避免地需经历两次月食!

  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月食发生时,太阳光被挡住,周围变得异常寒冷,卫星是依靠太阳能供电工作,如果温度太低,卫星上的仪器将有可能冻结,无法工作。实际上月球表面的热环境也十分复杂,这些都将对卫星的供电能力、热控的维持能力,星上状态设置的准确性和最小功耗模式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影响。这一切意味着,在仅余的两年时间里,必须通过各种补充试验来设法提高“嫦娥一号”的生存能力和可靠性。科技人员从攻关论证入手,全面分析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改进了相关分系统的设计,对关键环节进行了专项试验验证,对卫热设计和数管软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卫星能够抵御住巨大的冷热温差。

  可以奔月,可以耐受高温严寒,还必须具备一颗可靠灵敏的心脏,这颗心脏就是卫星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简称GNC系统。其中,紫外敏感器是本次GNC系统的一个亮点,是我国首次在卫星上使用。紫外月球敏感器是一全新的具有国际水准的设备,在150°大视场光学设计、复杂月像处理并提取姿态信息及整机地面试验与验证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产生了若干项自主知识产权。装配了各种敏感器的GNC系统可以自主地指挥卫星做出各种动作,也可以按照地面站的指令让卫星在太空中也能按照人们的意图工作。

  “嫦娥工程”一期工程将创造中国航天器史上多个第一的纪录:第一个进入月球轨道的航天器;第一次在飞行中实现至少8次变轨的航天器;第一次使用紫外敏感器进行姿态确定的航天器;第一次实现远程测控通信的航天器等。来源:瞭望新闻周刊责编:冯玉婷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木辛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原创]庆嫦娥绕月成功 海天诗社 2007-11-10 周六, 23:40
[转帖]512地震的真相:两个老科学家的血泪倾诉 海归主坛 2010-9-09 周四, 01:44
[原创]首次坛友共同创作动漫剧本,请看 庆祝嫦娥1号成功绕月,首发科幻小说... 生活风情 2008-10-16 周四, 00:01
[原创] 首次坛友共同创作动漫剧本,请看 庆祝嫦娥1号成功绕月,首发科幻小... 海归茶馆 2007-11-15 周四, 17:18
庆祝嫦娥1号成功绕月,首发科幻小说动漫剧本“幻方小精灵Magic Cher... 生活风情 2007-11-15 周四, 12:44
我是德国海归,电邮是[email protected]是否你们需求... 海归职场 2008-11-18 周二, 19:29
我是德国海归,是否你们需求德国背景的海归?我9月已拿到德国信息科学电子文档... 海归职场 2008-11-15 周六, 07:56
我是德国海归,是否你们需求德国背景的海归?我9月已拿到德国信息科学电子文档... 海归职场 2008-11-05 周三, 08:59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木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