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婚外有情亦英贤----略论小节与大节》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问题]《婚外有情亦英贤----略论小节与大节》 (831 reads) 作者: 东海一枭2 文章时间: 2009-8-14 周五, 17:50
    —
作者:东海一枭2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婚外有情亦英贤----略论小节与大节》
看到一文标题《从儒家民间学者寻找婚外情谈儒学的虚伪》,懒得打开了,仅论标题,就犯了“以小判大”的双重错误:一、某个儒家学者虚伪不能证明“儒学虚伪”;二、凭“寻找婚外情”一件小事不一定能证明该“儒家民间学者”虚伪。

该“儒家民间学者”婚否,夫妻关系如何,其对“婚外情”是偶尔一试还是“旦旦而寻之”,性为主还是情为主?诸如此类属于个人隐私,外人不易全面了解,岂能妄断。邂逅梦中之人,偶动“婚外”之情,亦人性之常,小德出入耳。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名家大贤,能免此俗者寡矣。

不敢相瞒,老人年轻时就出过两次大轨,一次就出在“婚外”。当时枭婆因故回娘家半年,一好女子常相访,不小心就有了亲密接触。后来当然是西窗事发,遂慧剑断丝友好分手,东海改邪归正。除略感对不起枭婆及对方外,并不认为自己怎样荒唐浅“犯”了什么。

言归正传。总之,所谓的“儒家民间学者”的个人行为和小节私德,与公众、公事、公益、公德无关,也与儒家无关----不论其人是否真儒家。作者拿来上纲上线抹黑儒家,可谓别有用心。

小节与大节(即小人格与大人格)或有一定关系但又有区别,小节对大节纵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小节可供参考,但不宜无限上纲无限放大,不宜从小事小节上对他人过于苛刻苛求。“以小判大”:以一时一地的小节出入而论断和否定一个人的整体品格,世俗小人之见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子夏是孔子高徒,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此言足见原儒通情达理,不唯小德。朱注:“言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害也。” 钱解:“或曰:论人与自处不同。论人当观其大节,大节苟可取,小差自可略。”都说得好。

小节与大节都完美无缺,当然好,但是,古今完人毕竟难觅。就象管仲,究其小节,未必尽善,但因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仍受孔子赞扬,称“如其仁”。

另外,外在的规范是因时而迁的,比如士人纳妾及狎妓,在古代并不违反一般法律及道德规范,连小德出入都谈不上,一些人以此嘲笑某些古代大儒言行不一不道德,纯属以现代标准苛求古人,殊属无谓。2009-8-14东海老人

作者:东海一枭2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