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奥巴马太谨小慎微 (假大胆真小心-旧人评隆美尔,OB亦是,但是反面教材)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1: zt: 奥巴马太谨小慎微 (假大胆真小心-旧人评隆美尔,OB亦是,但是反面教材) (1932 reads) 作者: emperorfan 文章时间: 2010-9-08 周三, 00:39
    —
作者:emperorfan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奥巴马太谨小慎微

英国《金融时报》 马丁·沃尔夫 2010-09-06

假设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发生在1930年,即“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初期,假设还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获胜——尽管不是1932年的那种压倒性胜利——后来的形势会多么不同啊。面对产出和就业大滑坡,罗斯福也许只能望而兴叹。而民主党独领风骚几十载的局面恐怕也不会出现。

藉着这类机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这次有所不同:此次危机将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推上台,正是经济接近要崩溃之际。

我(还有许多人)当时指出,必须采取大力度的激进政策。唉,美国政府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我在2009年2月4日(奥巴马上台伊始)指出:“这不是压倒性的财政刺激方案,出台的方案规模太小、过于浪费、重点过于模糊。”一周后,我问道:“巴拉克•奥巴马作为总统是否已经失败?在正常时期,这将是个可笑的问题。但目前是非常时期,是面临巨大危险的时期。现在,美国新政府可以声明对继承的政策“遗产”不负责任;但在不远的将来,它将必须负责。现在,它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将来,它自己将变成问题。现在,它掌控着时局;将来,它将被时局掌控。如今,做得太少远比做得太多更危险。”我说得没错。

政策方向是正确的:政策制定者(尽管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已经从上世纪30年代汲取了许多教训。有识之士知道,有必要实施激进的货币和财政扩张政策,同时重组金融业。

但是,正如奥巴马首席经济顾问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曾经说过的那样:“当市场过激时,政策制定者也必须采取过激的行动。”遗憾的是,美国政府未能听取他的良策。这让反对派可以宣称,刺激政策是无效的。其实只是力度不够。

结果是,美国政府失去了公众的信赖,也丧失了再次实施财政扩张政策的机会。而由于美联储(Fed)也过于谨慎,美国很有可能长期深陷经济增长疲弱和失业率高企的局面。在国内和国际上发生政治摩擦的可能性同样也很高。

的确,有关布什政府最后几个月和本届政府头几个月出台的各项政策都聊胜于无的观点,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奇怪的争议。美联储前副主席艾伦•布林德(Alan Blinder)和穆迪(Moody's)的马克•赞迪(Mark Zandi)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辩称,这种批评是错误的。他们采用一个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评估在不实施任何干预,即没有金融干预(包括货币政策)以及财政举措的情况下,结果会怎样。他们得出结论称,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政策举措,国内生产总值(GDP)从波峰到谷底的下跌幅度会接近12%,而实际情况仅下降了4%(见图表)。同样,失业率本应达到16.5%的峰值,而实际水平是10%。在产出更大幅下跌的那种情况下,2011财年的财政赤字会高达2.6万美元。如果不出台任何金融政策,而只采取温和的财政应对措施,后果也会是灾难性的。反过来效果会好一点。





他们的意思是,2009年2月推出的温和刺激方案(规模仅为当年GDP的5.7%,并分摊到好几年实施)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受到了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分析结果的支持:2010年美国GDP将在刺激下增长1.5%至4.1%,失业率将下降0.7至1.8个百分点。

有些人相信,如果没有政府干预,私人经济部门总是处于均衡状态——这些盲目乐观的人当然不赞同上述观点。我希望,在不伤害数亿人的情况下,能以某种方式进行这个实验。但我觉得以下观点相当荒谬:任由金融体系大片崩溃,避而不采取非常货币政策,竭力消除财政赤字,会有利于经济迅速而持续的复苏。

然而,与其它发达国家的形势相比,的确可以得出一个吸引人的观点。美国的产出衰退(需求也是如此)相对较轻,但因为美国生产力飙升,就业的下降规模就异常庞大(见图表)。国会预算办公室对刺激方案的初步分析中,没有谈到产出和就业变化情况的对比。

由于美国是本轮金融危机的“震源地”,产出下降较小规模,都会显得非同小可。此外,既然财政和货币刺激直接针对的是需求和产出,而不是就业,所以这已经算是一种政策上的成功。另一方面,美国的管理人员在这个时候也动辄就爱解聘员工。无疑,这一定程度上源自建筑业的萎缩,但一部分也肯定源自美国企业可以轻易解雇员工,以及经济低迷时期经理人希望通过裁员来维持利润。

关于失业大幅增加,人们开始辩论,当中有多少是属于结构性失业。从欧洲经验来看,我认为,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结果肯定会演变为结构性失业。短期而言,要防止这种情形,最简便的方法是扩大需求,从而扩大产出。由于劳动力市场明显供过于求,通胀威胁微乎其微——更多的是通缩风险——而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形势对进一步实施货币和财政刺激也没有任何约束,因此这些都是必须实施的政策。然而,美联储似乎决定埋头大睡,而政府已经丧失了主动权。

今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我猜想,在中期选举之后,东山再起的共和党将提出新的减税措施,而无视财政赤字。他们将佯称这与任何遭受非议的刺激措施无关,尽管它与增加财政赤字、从而抵消私人部门节省开支之举大体上是一回事。这将让政府陷入困境。政府将须在否决和接受减税措施之间做出选择,而共和党将因提出“游艇豪宅引导”的复苏策略而受到称许。有复苏总比没有好。但结果本应比现在好得多。本该大胆出手却谨小慎微的人将会付出沉重代价。

作者:emperorfan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商务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