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ZT: 标准难补技术之憾 国内数码相机厂面临巨大挑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标准难补技术之憾 国内数码相机厂面临巨大挑战   
wanderer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准将

头衔: 海归准将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1232

海归分: 168152





文章标题: ZT: 标准难补技术之憾 国内数码相机厂面临巨大挑战 (1052 reads)      时间: 2004-9-13 周一, 16:30   

作者:wanderer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金秋9 月,数码相机似乎也进入了一个看似“红火”的成熟期。国际厂商动作频频,他们在高端不断推出新品加强堡垒,在低端又积极参与价格战,面对如此强大的攻势,国内厂商别无他法,只能以低价接招。而更有一些品牌发动“以次充好,以旧当新”的价格战搅局,让国产厂商们更加举步维艰。

在数码相机领域,国内厂商在核心技术方面严重依赖国际厂商,在市场上处处受制,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保护中国数码相机产业的发展,我国拟出台数码相机国家标准。

有些人认为,数码相机国家标准是政府给国产厂商撑起的一个保护伞,是制衡国际厂商专利大棒的武器。不管这种说法正确与否,现实是隐藏在背后的技术之痛,是用标准无法治愈的顽疾。

核心技术的硬伤

近年来,由于数码相机技术的开放性越来越强,在核心技术方面处于劣势的国产数码相机得以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国产数码相机品牌,其中,不但有IT企业,更有一些几乎被人淡忘的传统光学相机生产厂。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产数码相机多为低端产品。究其原因,是长时间以来,数码相机的CCD 、CMOS、处理芯片等核心技术掌握在国际厂商手中,国产数码相机的CCD 、镜头、处理芯片等技术严重依赖国际厂商。

尽管,我们在传统相机方面曾取得过耀眼的成就,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在数码相机核心技术方面力量薄弱。而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国际厂商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的局面还很难得到根本改变。

全国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第一副主任虞仲晓谈到,就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技术本身,我国与国外存在极大差距。据虞仲晓介绍,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中,CCD 技术集中在日本的索尼和富士手中,而富士的CCD 不外售,这样CCD 等于是集中控制在索尼一家;而CMOS则集中在一家美国厂商,但是还好这样企业并不自己做相机;处理芯片集中在日本东芝、韩国三星、美国德州仪器等厂商手中。

针对这样情况,虞仲晓忧心忡忡,他认为,国内厂商由于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进口,因此很容易受制于人。虞仲晓谈到,一个明显的例子,目前国内数码相机均为低端产品,厂商尚没有推出800 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国内厂商的软处理

面对这样的现实,国内厂商们似乎把这些“硬”差距做了“软化”处理,他们认为这些差距已是既定现实,没必要在这些方面大做文章。

华旗资讯数码相机事业部经理张东谈到,很多人认为CCD 、CMOS、处理芯片等部件的生产研发是核心技术,实际上,这些部件已经都是标准件,再开发、改造的余地已经很小,而且它们已经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从这些部件做起,“没有意义,会很累”,利润空间也不大。

联想数码相机高级产品经理任景珏认为,数码相机与传统光学相机相比,技术更开放一些,比如有各自不同的厂商供应不同的部件和方案,数码相机厂商只需把这些部件“整合”起来。传统光学相机的光学部件和胶卷等是相对封闭的。做不了光学相机的厂商,可以去做数码相机。目前,使用在低端数码相机上的CCD 、传感器、镜头等部件,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差距微乎其微。核心技术的差距体现在一些高端机型上。比如数码单反照相机,国内品牌尚没有能力推出此类产品。

狼来了并不可怕

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规模为213 万台,市场销售额将达到56亿元。而且自2003年起,我国取消了对进口相机每年1400 万美元的配额限制。巨大的市场诱惑和优厚的“市场待遇”,使国际厂商大力向中低端市场渗透。而从今年夏季以来,国际厂商纷纷把低端数码相机价格拉低,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使国内厂商备受折磨。

任景珏谈到,借助世界分工提供的技术,根据对市场的理解,联想把一些技术和方案整合成联想数码相机并快速推向市场。国内厂商与国际厂商相比,在渠道和服务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国内厂商对市场理解力更强,而且在成本方面控制得不错,因此并不惧怕国际厂商的低价策略。

张东认为,国际分工合作与垄断是两码事。核心技术应该是一些软件方面的东西,硬件的差距仅是个表象。CCD 、CMOS、处理芯片等部件是国际厂商垄断不了的,这样的例子在PC就可以看到。国际厂商垄断也只能是高端机型上面的一些技术,比如制程、光学等方面。举个例子,日系厂商可以把数码相机做得更小、更薄。

一位摄影师谈到,就核心技术本身,并不像业界传说的那么可怕。比如CMOS和CCD 这两种技术,这位人士认为CMOS将比CCD 更有前途。因为CCD 实际上掌控在索尼一家,但索尼完全有能力控制市场供应状况。而CMOS技术由一家美国公司掌控,而这家企业本身不做相机,因而不存在垄断竞争一说。略微有差别的是,这家公司会按不同厂商的需求分别供应该部件。

某些领域的机会

从与几位专家的探讨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信号,我国数码相机产业在核心技术的某些领域还有赶上的机会。

虞仲晓谈到,这个机会首先来自软件。他分析认为,数码相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从CCD 、CMOS、处理芯片等硬件相关的核心技术而言,国内没有机会;而在与成像质量、图像还原、拍摄速度等有关的影像处理方面,中国还有赶上世界水平的机会。另外一个领域是镜头方面,我国在光学方面由很强的技术实力,比如一直为佳能供应镜片、镜头和为尼康供应快门的凤凰光学厂,而南方的一家光学厂是世界上最大的镜头、镜片生产商。

虞仲晓谈到,凤凰光学厂推出来的数码相机并不成功,而传统相机也不像原来那么风光,现在把工作重心放在了镜片加工和镜头加工上,外人感觉凤凰只会“磨镜片”。南方这家光学厂原来只是“图纸来了就照样生产”,现在虽然也开始开发自己的光学产品,但是起点仍然很低。

虞仲晓认为,目前,CCD 、CMOS、处理芯片等部件占据了数码相机一半以上的成本。CCD 、CMOS、处理芯片等都属于电子元器件,这些部件都存在大规模生产后价格下降的趋势。如果有朝一日,这些元器件价格不再在数码相机中占主导地位,我国“擅长”的镜头、镜片等将使数码相机产业有所起色。

国内厂商的努力

很多国内的主流数码相机厂商也开始了自己的尝试和努力。

联想数码相机高级产品经理任景珏谈到,联想的研发分两部分,首先是联想研究院,从两年前开始,联想研究院就开始影像算法方面的研究,而且对数码相机未来各个方面的发展方向也有前瞻性的探讨。另外一个是事业部层面的工作,就是把研究院的成功与先进的技术、方案结合转化为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华旗资讯前一段时间推出了国内品牌中第一款常焦数码相机,引起业内关注。张东透露,华旗资讯在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很大,设立了影像研究院,并聘请以博士为核心几十名技术人员,确立了长期研发规划,而主要研究影像算法。目前正在研究第二代影像算法,估计在3 ~ 4 季度内会大批量产。他同时透露,华旗将在三个月以内,推出一款让日本品牌吃惊的产品,这款产品将在设计、电路板、光学部分以及制程等方面引起业界的更大关注。

产业链亟待完善

国内厂商为了自身发展,纷纷寻找突破口。而放到整个数码相机产业发展上,并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厂商就能承担得了得。要实现产业的壮大发展,必须尽快把数码相机产业链完善、理顺。

虞仲晓谈到,除了已经标准化了的CCD 、CMOS、处理芯片,国内厂商已经开始在影像算法、镜头等方面,进行深度研发。虽然会不时迸发出一些亮点,但不足的是,我们不能很好地这些技术产品化、产业化。

我国在积极地为数码相机产业做工作。目前,国内厂商与国际厂商相比,在技术、市场运作方面都有差距,而市场上存在的“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等现象使国内厂商更加被动。为了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国家积极推出了数码相机国家标准。

标准应运而生

业界曾有传闻说,数码相机国家标准将成为国内厂商的保护伞。作为数码相机《名词术语》的起草人之一、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工程师邬志刚接收记者采访时谈到,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数码相机国家标准在两年前立项,主要由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海鸥数码影像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单位牵头起草,并与日本照相机影像机器工业会(CIPA)和相关企业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国内厂商也有不同程度的参与,数码相机国家标准参考了国内外厂商的看法和意见。因此,不存在保护谁和排斥谁的说法。

华旗和联想的发言人也都表示,完全靠市场竞争来带动产业的发展是很难的事情。因为目前我国数码相机产业处于劣势。国外厂商可以用低端产品来打击国内厂商,而另一方面,他们又靠高端产品获取利润,因此靠企业很难把整个产业的发展带上去。事实上,我国在某些高端技术方面并不弱,但就是没有产业化。比如凤凰光学在光学方面实力很强,但是由于产业链上缺乏良性循环,只能出口镜片。必须靠政府、国家把整个链条理顺才可以。

邬志刚认为,数码相机国家标准既是数码相机产业一个门槛儿,也是一个及格线,同样也是一个衡量标准。虽然这个标准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有了这个标准,厂商进入市场就要接收卖场、商场及最终消费者的检验。对厂商而言,国家标准应该是最低标准,厂商的企业标准应该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否则这个厂商的生存状态实在是让人担忧。国家标准的建立,旨在引发我国数码相机乃至数码影像产业的发展,以期提升我国数码影响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并不是为了保护落后。事实上,标准仅是个及格线,国家并没有要求数码相机厂商必须遵守,但是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度会日益提升,企业和产业死抱着标准将最终被淘汰。邬志刚表示,相信由于数码相机国家标准对厂商的约束,势必会进一步规范市场,而且对我国数码相机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起一定促进作用。

中国数码相机国际标准出台初衷

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数码相机的销售量每年以72% 的速度增长,2004年国内数码相机市场将达213 万台,市场销售额将达到56亿元。市场的巨大诱惑引发了国际厂商对中国数码相机中低端市场的渗透。今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上,厂商数量接近40家,产品型号超过200 个。然而,国外品牌占据了50% 以上的市场份额。

国内厂商在核心技术方面严重依赖国际厂商,表现在数码相机市场上,在高端产品上,国内厂商没有能力触及,而在低端产品上,国内厂商价格战中又倍受积压。而且水货、假货、旧货充斥市场,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保护稚嫩的中国数码相机产业,我国拟出台新的数码相机国家标准。

由于2002年12月1 日颁布实施的中国第一个数码照相机行业标准(JB/T10362-2002 )约束力不够,并未起到规范数码相机市场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因此需要出台一部国家标准。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授权下,全国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2002年开始制定数码照相机系列国家标准。

今年5月份,在全国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码照相机》国家标准审查会上,通过了中国《数码照相机》国家标准,并正式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据全国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第一副主任虞仲晓介绍,数码相机国家标准包括《数码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感光度的测量》、《数码照相机分辨率的测量》、《数码照相机光电转换》、《数码照相机术语》以及《数码照相机图像格式》等六大部分。他本人参与了《数码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感光度的测量》等多个标准的起草工作,而《数码照相机术语》参与人之一为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工程师邬志刚,而《数码照相机图像格式》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标准处负责。

虞仲晓透露,因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在“开展国家标准和计划项目清理工作”,因此《数码照相机》有可能推迟到明年一月份推出



作者:wanderer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登山易攀心难】技术的真谛:有财可能不一定有才,同样有材也不一定有才 - ... 海归商务 2010-12-24 周五, 06:27
国际中华智慧学会分析IPV9核心技术获美国专利(申请了13年)的战略意义 海归商务 2012-1-26 周四, 16:11
[讨论][转帖] 请木辛博士注意,德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市场有应用前景。 海归主坛 2009-5-12 周二, 09:02
伟大的互断网技术在中国为什么会静静死去? 海归论坛 2006-2-06 周一, 10:22
伟大的互断网技术在中国为什么会静静死去? 创业论坛 2006-2-03 周五, 17:45
互联网技术:用google查密码 (转贴) 海归茶馆 2005-2-20 周日, 15:09
第八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国内参会代表报到须知 海归论坛 2005-12-23 周五, 17:03
三星通信研究院招聘地面广播技术标准化工程师 海归招聘 2015-1-14 周三, 10:05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wander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ZT: 标准难补技术之憾 国内数码相机厂面临巨大挑战 -- wanderer - (4955 Byte) 2004-9-13 周一, 16:30 (1052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