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桥梁工程案例: 海尔收购美泰──捡了金砖还是找了麻烦?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桥梁工程案例: 海尔收购美泰──捡了金砖还是找了麻烦?ZT   
dongbeilaoge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上校

头衔: 海归上校
声望: 学员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86
来自: 现居美国
海归分: 93861





文章标题: 桥梁工程案例: 海尔收购美泰──捡了金砖还是找了麻烦?ZT (2257 reads)      时间: 2005-6-23 周四, 22:57   

作者:dongbeilaoge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6月22日中国当地媒体报导称,美国家电巨头美泰(Maytag)公司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证实:该公司已经收到了包括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商海尔集团在内的一个联合体有意参与其股权竞拍的明确意图。《纽约时报》22日刊登记者巴博泽(David Barboza)的文章称,海尔集团此举可能是中国迈向资本主义的又一大步。

欲对美泰克进行的收购的联合体除海尔外,还包括贝恩资本公司(Bain Capital)和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集团,三方的共同报价为每股16美元,总价超过12.8亿美元。而未来6到8周内,海尔等公司将对美泰进行审查评鉴。巴博泽指出,海尔是这个联合体的领导者,这个收购表现出中国政府急于将大公司推向海外市场,以使它们转化为跨国集团。

海尔集团6月15日向路透社提供的声明说:海尔集团对收购美泰很感兴趣,但目前还没有对收购作出任何决定。海尔集团负责人在对中国媒体谈到收购一事时表示,这是两个企业的商业行为,还没到确定的最后关头,目前不会透露任何事宜。直到有媒体于22日爆出美泰已经在和海尔进行股权竞拍的第一步骤,海尔集团的高层仍对此不做任何评论。

据多维记者从互联网上取得的资料显示,美泰公司成立于1893年,为全美第四大家电巨头,旗下囊括了美泰、Jenn-Air、Amana、MagicChef、Admiral和Dynasty等品牌。2000年销售收入就达43亿美元,2001年更是超过了50亿美元。然而,2001年第四季度美泰就开始出现亏损,亏损达2007万美元,股值也下跌了27%。

2004年美泰的销售额为47.2亿美元,较2003年下降1.5%,并从2003年的净赢利1.201亿美元变为净亏损900万美元,其中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1410万美元。其股票价格也从去年的近30美元跌到今年5月的11美元。美泰公司董事会上个月宣布,除了收购价外,收购方还将承担美泰克9.75亿美元的债务。

美泰2004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公司业绩不理想有两大原因。一是目前家电产业竞争空前激烈,公司应对趋势速度不快。二是,由于原材料等成本价格的升高,公司利润率进一步下降。2004年,公司净销售额为47亿美元,基本与2003年持平。但比起2003年1.2亿美元的净收入,公司2004年净亏损900万美元,而公司股票收益也从一年前的每股盈利1.53美元转为每股亏损0.11美元。

《纽约时报》引用清华大学着名营销专家胡左浩(Hu Zuohao)的分析表示,中国公司对国内市场已经无法感到满足了,“但是那些卖给中方的公司多数是长期陷于经济问题的公司,也就是说,它们的管理者在自己的国家已经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的管理者未必有足够的经验去应对这些麻烦。”

5月,美泰公司已接受了烈普伍德私人基金管理公司(Ripplewood)总价值21亿美元的收购请求,但是由于双方谈判时并没有第三方介入,美泰公司可以根据协议在30天内寻求其它公司的收购。路透社说,为了与象韩国LG这样的已在全球获得成功的对手进行竞争,海尔集团想要从烈普伍德控股公司竞购中获得美泰公司,其收购价格就必须高出11.3亿美元。

美泰公司总裁克拉克(Howard Clark)对《纽约时报》说,“我们仍支持烈普伍德私人基金管理公司的收购,除非我们感到了追求一个更高价位的迫切需求。”华尔街预测将会有更高的收购报价出现。受此消息影响,美泰公司股价一路攀升,到6月22日报收16.05美元。业内专家称,如果海尔能成功收购美泰公司,将会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厂商之一,同惠尔浦、通用电气以及伊莱克斯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平起平坐。

但专家强调说,海尔集团收购产品基地以美国为主的美泰公司,可能是为自己找来不必要的麻烦:一方面海尔在大动干戈之前必须看到自身的净利润在最近出现了下降;另一面是海尔此举有“舍近求远”之嫌,因为中国是生产家用电器的最好市场,有着廉价的劳动力和其它?\多有利因素。但海尔收购的美国家电巨头,却将失去这些它已在中国具有的便利和有利的条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故事真是没完没了了。回头看看一年多的时间,几乎所有中国的最优秀的企业都在展开海外“攻略”。首先是TCL收购了法国电视企业汤姆逊,接着又是TCL又收购了法国阿尔卡特手机;TCL之后是联想,联想来了一个“蛇吞象”,一口吃掉IBM的笔记本电脑事业部。海尔的命运是什么呢?

由于企业没有真正的跨国并购经验,也缺乏跨国并购谈判能力,甚至是广大中国百姓也对海外并购存在误区,因此此前的多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让我们看起来还称得上“划算”。中国人会感觉到,收购国际大品牌肯定要花上不小的费用,就算对方现在亏损,但它的品牌价值、研发能力以及市场渠道都还存在。或许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经济季刊》的主编克劳博评论说,“在这两笔交易(TCL、IBM)中,西方企业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退出了不盈利的业务(IBM得到的报酬还很不错),还获得了低成本的选择权,使它们能够在中国公司成功将业务扭亏为盈之后,也能得利。两笔交易对西方企业都极其有利,但对中国人来说,却有种迫不及待的架势。”

据多维记者从中国当地媒体了解到,尽管目前海尔对消息严密“封锁”,但一种乐观的氛围正在蔓延。在海尔内部,张瑞敏提出的“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海外扩张的“三步走”战略已经深入人心,而此次竞购美泰,已经被许多人解读为是海尔“走上去”的关键一步。有专家再次警告,不要牺牲在海外收购的战场上,不管前景多么美丽,都要三思后行。


海尔集团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的美国总部大楼。(海尔网站)

/多维社记者娄宇编译报导/

作者:dongbeilaoge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桥梁工程案例: 中国企业如何利用海外华人的资源 ZT 海归论坛 2005-6-10 周五, 08:40
桥梁工程案例: 中国企业首次遭遇美国反垄断诉讼 ZT  ... 海归论坛 2005-7-10 周日, 12:29
桥梁工程案例: 中国企业首次遭遇美国反垄断诉讼 ZT  ... 海归论坛 2005-7-10 周日, 12:06
桥梁工程案例: 中国陆风越野车踏上欧洲大陆 ZT 海归论坛 2005-7-06 周三, 10:39
桥梁工程案例: 沃尔玛打一场横扫中国的游击战 ZT 海归论坛 2005-6-24 周五, 06:35
桥梁工程案例: 一个标本----长虹和APEX之争 ZT 海归论坛 2005-6-11 周六, 00:19
桥梁工程案例: 美国销售、台湾代理、大陆制造 ZT 海归论坛 2005-6-10 周五, 04:54
[通知]桥梁工程成员请注意:海归网项目管理平台已经转移到新服务器上 海归论坛 2006-3-17 周五, 08:05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ongbeilaoge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桥梁工程案例: 海尔收购美泰──捡了金砖还是找了麻烦?ZT -- dongbeilaoge - (2417 Byte) 2005-6-23 周四, 22:57 (2257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