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汪精卫迷翻在地的三个名女人

陈璧君落花有意
———————

  1907年初,汪精卫、胡汉民从日本赴南洋宣传革命,筹募经费。汪精卫在公共场所作演讲,到处受到欢迎。当他在槟榔屿演讲时,当地富商之女陈璧君为他的风采所倾倒,不但到处追随捧场,还请母亲捐了一笔巨款。陈璧君自己不久也到了日本,参加了革命组织,从此尽量找机会和汪精卫接近。不久,汪精卫离开日本前往香港。到香港后,他先去找至交方声洞,方热情地招待他,并介绍妻子曾醒和妹妹方君瑛与他相识。方君瑛豆蔻年华,明艳照人,汪对她起了怜爱之意,方君瑛也对汪产生了爱慕之情。汪精卫来香港的目的,是请方声洞找会制造炸弹的刘师复,刘师复答应去天津代制炸弹。汪精卫决定先行北上,他悄悄地向方声洞夫妇告别。饯别宴上,方君瑛献上送别汪精卫的小诗二首。

  1910年2月1日,汪精卫在摄政王每日进宫的必经要道掘坑埋炸弹,因为犬吠,惊动民政部侦探,汪精卫被捕。汪精卫被关进刑部大牢以后,少有敢去探望者。此时,陈璧君却对汪精卫关切备至,她用金钱买通狱卒,送衣送食,长久不断。汪见此,深感患难中同志友爱的珍贵,遂于长夜寂寞之时,赋《怀故人》一诗。陈璧君读到情郎的诗,非常感动,特地绣了一对枕头,送给狱中受难的意中人,直接向汪精卫表达爱意,有“虽不能生前同衾,也望能死后同穴”等语。身处铁窗内的汪精卫对于陈璧君的一往情深,不得不报以“不论生死契阔,彼此誓为夫妇”的承诺。

  1911年,民国成立,陈璧君向汪精卫提出正式结婚的要求。汪精卫回到广州征得兄长兆镛的同意。为了婚礼的盛大隆重,汪精卫、陈璧君二人前往香港购办应用衣物,顺便探望亲朋好友。当他们到了方声洞家中时,得知方声洞在参加黄花岗之役中壮烈牺牲了。二人在灵前上香行礼,不禁泪下。

方君瑛悬梁殉情
——————–

  在革命政府协助下,由汪精卫和陈璧君发起在广州创办了一所纪念朱执信的“执信中学”。一切经济事务等,均由陈璧君负责,并且请来已经回到广州的曾醒、方君瑛来执教。

  有一次汪精卫率全校师生前往黄花岗公祭先烈,当晚去看望方君瑛。两人旧情难忘,加之汪精卫告知自己婚姻并不幸福,方君瑛情不自禁,投向了汪的怀抱。从此以后,方君瑛与汪精卫寸步不离,二人举止亲密,情至深处时甚至不避外人。无形中引起人言啧啧,也难避陈璧君耳目的监视。于是,当陈璧君从美国返回后,一场风暴终于降临了。陈璧君一回来,就首先责问汪精卫怎样处置她?生下的儿女怎么办?随后跑到学校向方君瑛发威。汪精卫见方君瑛受到如此委屈,对陈璧君大为不满。当夜,方君瑛思前想后,愁肠百转。因为此事已被陈璧君闹开,别人不明真相,自己百口莫辩。为了顾全汪精卫已有子女的家庭,也为了自己的清白与尊严,她觉得只有以死明志了,遂悬梁自尽。方君瑛之死造成汪陈二人之间的裂痕无法愈合。

施旦情迷大汉奸
——————–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汪精卫在南京出任行政院长。汪精卫因想念方君瑛,所以常找曾醒聊天。一天,在曾醒处发现一个明艳照人的客人,蓦地一惊:莫不是方君瑛没有死?怎么跟方君瑛那么像!经介绍,才知她叫施旦,是曾仲鸣一个凌姓部下的太太。

  陈璧君从庐山归来后,发现有个酷似方君瑛的美女施旦接近汪精卫,于是与汪寸步不离。汪又不好发作,只有生闷气。1935年11月1日,汪精卫被人行刺受伤,不得不辞去行政院长职务出国医治,医生说他只有10年寿命。翌年底回国,汪心情很坏,常对陈璧君怨言相向。陈璧君也不敢多与争论,有时借故出游,缓和一下夫妻间的紧张气氛,汪精卫遂得以常和施旦接近。施旦常出入汪精卫的官邸,对他曲意奉承,服侍他的病体。渐渐地,施旦在汪宅成为重要人物。

  抗战爆发以后,汪精卫卖国降日登上了“国民政府主席”的宝座,堕落为彻头彻尾的大汉奸、大卖国贼。一次,在陈璧君刚离开南京赴香港的第二天,施旦忽然出现在南京颐和路汪精卫的官邸。她丰容盛貌,越发艳丽,汪精卫大喜过望地款待她,惊问她何故突然到此?施旦告诉他,与丈夫离婚后,复来故地,就是为了摆脱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自由地去爱。汪精卫激动地向施旦表示:“已经错过了方君瑛,不能再错过你了。”施旦却很洒脱地说:“以你的名誉地位,不能离婚再婚。” 她表明,她只想跟在汪精卫身边,做一个情人。于是,汪精卫就安排施旦在官邸中做一个女秘书。

  陈璧君在香港得到消息,既生气,又害怕,匆匆赶回南京。她接受过去方君瑛事件的教训,不敢大吵大闹,想以比较理性的态度干预此事。汪精卫却坚决而严厉地向她表示:“施旦是我的秘书,也是心爱的情人,谁也不准反对!”一种不要江山要美人的心态,大出陈璧君的意料。陈璧君按捺不住,正想吵闹,施旦却和颜悦色地向她表示:“你是他的夫人,无人可争;我不能,也不愿我们之间,有任何争执。何况他的生命,只有5年。我只是爱惜他,仰慕他。”想到汪精卫的身体,陈璧君沉吟不语。于是,施旦在汪精卫身边,身兼三任:汪精卫的情人、秘书和管家。

  1944年1月,汪精卫病情剧变,医生诊断,汪的病系压迫性脊髓炎,非去日本医治不可。汪精卫知道生命快到尽头,赴日医治,只是尽人事而已。而去日本只能陈璧君陪同,他又舍不得离开施旦。

  施旦却劝他应尽快赴日本就医,并以佛法来宽慰他:“我会每天为你闭门诵经,祈祷佛祖,你一定能康复生还。”汪精卫感慨万端,向施旦表示:“旦,世间只有你最了解我的痛苦,能减少我的痛苦……”又对施旦作类似死别的交代:“如果我能康复生还,当然和你重聚;否则,等我棺木运回你即可离京,隐姓埋名。明天,我将送你些财产,供你维生。”汪精卫在陈璧君母女陪同下,专机飞往日本医治。同年11月9日下午,汪精卫气绝身亡。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陈璧君等以汉奸罪被捕。不久,施旦又听说汪的坟墓被炸毁,想起汪生前“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的诗句,竟一语成谶。哀痛之余,将汪的衣物埋在庵后空地并且亲笔题签:“汪精卫先生衣冠冢”,制成一块小石碑,竖立冢前。此后,她就在庵中长斋念佛。